凤凰报业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本站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节约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179
  • 快审网站:11
  • 待审网站:9
  • 文章:30936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中国化工事业摇篮里的新鲜事:产品都没了,公司为啥还叫那个名?”

“新中国化工事业摇篮里的新鲜事:产品都没了,公司为啥还叫那个名?”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日期:2021-05-10 00:21:02 浏览:

濮阳信息港长春10月31日电题:产品没了,公司为什么叫它名字——新中国化工事业摇篮里的新鲜事?

濮阳信息港记者褚晓亮、姚湜

近日,记者进入新中国化工事业摇篮之一中石油吉林石化企业采访,发现一件新鲜事,作为吉化前身三个“一五”期项目化肥厂、染料厂、电石厂,已经生产了一袋化肥、一桶染料、一块电石

“原因很简单,作为新中国化工行业的“长子”,产品经过多次转型升级,但我们还是叫它的名字。 记住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作为我们的“长子”的责任。 ”。

对于记者的提问,吉化人的回答是自豪而坚定的。 在这70年的岁月里,即使有一些沉浮变迁,其“长子”的心情也一直是一样的。

“工业遗迹”中隐藏着新中国化工的荣耀

在吉林石化企业化肥厂的院子里,最显眼的建筑物仍然是那座高63米、横向相连的三块砖红色圆柱形塔。 楼体上写着“1956”。 化肥厂长赵伟说:“这座苏联援建的造粒塔已经属于文物。” 斑驳的红墙蕴藏着新中国化工的荣耀。

20世纪50年代初,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 中央决定实施最初的“五年计划”,吉林化肥厂、染料厂、电石厂为其中三家。 三家工厂选址在吉林市江北土城子,化工人才从四面八方乘坐火车乘坐轮船赶来。

1957年,化肥厂造粒塔率先建成。 4月30日,造粒塔上下浮动,人们翘首以待。 “没有人不想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结晶! ’老工人的冷树新回忆说,硝酸铵的晶粒像珍珠一样落下,人们手里拿着肥料欢呼……硝酸铵肥料撒在地里,一斤肥料可以增产5~6斤粮食。

随后,吉林市染料厂生产阴丹士林染料,开创了我国染料和染料中间体产品生产的新时代。 亚洲最大的电石厂生产电石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开始了农药、医药、塑料工业。 1958年,以“三大化”组成的吉林化工企业正式成立。

到1990年,吉化染料厂利润已经超过1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染料化工生产厂。 电石厂的产品供应全国各地,推动了国家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困境中脱胎换骨

“2000年左右,公司的竞争力减弱了。 高端染料进入国内,我们40年的装置也过时了。 ”。 吉化染料厂党委书记、副厂长戴宝林说。

1998年,吉化由省属公司由中国石油集团企业管理。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三大化”相继陷入困境。 这些全国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煤化工生产装置已经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不在市场上。 电石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吕晶说:“多的时候一年亏损1亿日元以上。”

从2001年开始,吉化对“断臂求生”进行减法运算,淘汰100多套耗电量高、污染重、安全环保的隐身装置,产品种类从1150种减少到115种,对消除赤字的公司实施了内部封闭。

染料厂停产染料,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以中间副产物为宝,苯酚和丙酮上市成为“真金白银”。 化肥厂不再生产化肥成品,改为合成氨生产的电石厂也不再生产电石,改为水泥套减水剂等。

《卧薪尝胆,浴火重生》中石油吉林石化企业总经理孙树祯这样形容改革。 年,“老树新芽”吉化实现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86亿元,再次引领中国石油精炼板块。

在电石厂的院内,两台蓝色鼓风机安静地放置在新中国第一炉电石诞生的地方。 “三大化”镌刻在新中国化学工业史上的丰碑上,三家公司的名字也延续在“三大化”装置退役、产品彻底更新换代的今天。

“长子”精神的传承

在这70年的岁月里,除了名字的延续之外,还有精神上的传承。 在化肥厂,国旗下安放着“背山精神世代相传”的石刻。 吉化化肥厂建设初期,合成氨生产能力5万吨,后扩展到20万吨以上。 1965年12月,当时的厂长王芝牛从北京背负了艰巨的任务:年产30万吨合成氨。

王芝牛在全厂职工动员会上说:“要完成30万吨合成氨的任务,就像背着山一样。 为了国家的需要,即使抬起头,也要背负着这座山。 ”。 1966年化肥厂合成氨产量30.7万吨,“背山精神”面临困难,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大口号。

几十年来,吉林石化诞生了“四种精神”:勇于担当的“背山精神”勤俭创业的“麻袋毛精神”前瞻性的“矛盾乐精神”也是领先的“攀比精神”。

建筑企业东部检测维修一厂钳工班班长孔德臣克服了15项设备检修技术难题,实施了7项合理化建议,成为 “矛盾乐精神”的红色旗手。 “四种精神”不仅是吉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伴随着“全国学吉化”活动传遍全国各地。 60多年过去了,吉化始终坚持以“四种精神”培养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

作为一家不断追求创新的公司,却固守着“名不副实”的称呼,在乍一看似乎很简单的行动背后,可以看出吉化劳动者一贯的初衷。


免责声明:凤凰报业网凤凰分类目录网致力于打造中国专业的网站分类目录平台,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

推荐站点